可降解塑料背后的藍海市場,吸引著資本扎堆布局。
近日,長鴻高科(605008.SH)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112億元在甘肅慶陽推進可降解產業鏈布局,即60萬噸/年BDO(1,4-丁二醇)項目、30萬噸/年PBAT(全生物降解塑料)項目。除此之外,在政策的推動下,今年以來,包括君正集團(601216.SH)、華陽新材(600281.SH)等多家企業紛紛宣布入局可降解塑料行業。
對此,中研普華研究員張佳林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限塑令”范圍和強度顯著擴大,可降解塑料迎來快速發展期。PBAT生產壁壘不高,大幅增長的市場需求也吸引了眾多企業擴產。但是大量同質化產能投放后,市場競爭不可避免。未來打通可降解塑料一體化全覆蓋產業鏈,可有效降低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強可降解塑料制品在市場的競爭力。
一位可降解塑料上市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我國是塑料消費大國,“白色污染”問題嚴峻,使用PBAT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目前成熟的新材料替代方案。在國內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大量傳統塑料制品將被清潔、可靠、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所取代。預計到2025年,國內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形成百億級的市場規模。
市場前景廣闊
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目前,可降解塑料主要有PLA、PBAT、PHA、PGA等產品。PBAT屬于熱塑性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原料之一是BDO。
記者注意到,近期可降解塑料的快速發展主要來源于政策推動。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可降解塑料替代率快速上升。
為了減少“白色污染”,國家出臺了多項治理措施。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業內又稱新“限塑令”)提出,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分步驟、分領域,積極穩妥推進塑料污染治理整體工作,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或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產、銷售和使用。
事實上,傳統塑料主要在四個重點領域被限制,分別是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速塑料包裝。基于此,可降解塑料制品具有可替代性的領域主要是在餐飲(打包與外賣)、商超、集貿市場等領域的塑料購物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快遞塑料包裝。此外,農膜也是可降解塑料的重點替代領域。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各地政府及各個領域也集中出臺了配套政策和實施條例。10月14日,國家郵政局表示,中國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工作包括確保到2025年底,全國范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張佳林向記者表示,我國是全球塑料消費大國,塑料消費量占全球的比重達15%。Grand View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塑料包裝市場規模541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我國塑料包裝市場規模將達到698億美元,按照可降解塑料替換率30%計算,預計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約為209億美元。總體看來,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前景廣闊,行業發展可期。
招商證券認為,政策推動可降解塑料應用地區從中大型城市推廣至全國城市,極大提高了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未來可降解塑料主要的應用領域為購物袋、快遞包裝、外賣包裝、農用地膜等。根據預測,截至2022年底,可降解塑料新增需求增量有望達到227萬噸。到2025年,可降解塑料新增需求有望超過400萬噸,未來空間十分廣闊。
對此,金聯創塑料高級分析師李莉向記者分析稱,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料袋約30億個,其中僅用于買菜的塑料袋就達10億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全國塑料制品產量為8004萬噸。1噸聚乙烯理論最多可做13萬個塑料袋。每天可以消耗將近7700~23100噸原材料,以目前主要原材料8900~9400元/噸來計算的話,每天消耗塑料的金額為6853萬~21714萬元。僅塑料袋一項年金額將達到250億~792億元。另外,可降解塑料產品的價格基本在2萬~4萬元/噸以上,受國外限制不可降解塑料使用等政策的影響,全球范圍內的替代機會可能達萬億元。
資本入局
市場空間缺口巨大,新入局者絡繹不絕。
10月9日,長鴻高科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長鴻生物擬與慶陽市西峰區人民政府簽訂《慶陽天然氣深加工項目投資協議》,長鴻生物擬采取設立全資子公司甘肅長鴻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工商登記機關核準為準)的方式投資建設“天然氣深加工項目”,項目涉及總投資112億元。
公告顯示,上述項目建設包括4×5萬噸/年乙炔裝置、6×24萬噸/年甲醛裝置、4×15萬噸/年BDO裝置、2×15萬噸/年PBAT裝置及配套公輔設施。長鴻高科擬以零散天然氣為原料,采用炔醛法生產BDO產品,并生產PBAT或PBT產品。
上述可降解塑料公司人士表示,生物可降解塑料產業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新建募投項目建設完成后,可以幫助上市公司搶占市場先機,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長鴻高科方面表示,目前來看,只有 PLA 及 PBAT 類塑料達到商業大規模制造,其產能總和達到全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 95%,而PBAT 作為可降解材料的主流品種,未來發展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可降解塑料爆發式增長主要會是PBAT 類塑料和 PLA。國內PBAT/PBS 現有裝置總產能為 29.8 萬噸;PBAT 在建或規劃總產能 806.6 萬噸, 目前可降解塑料的應用市場約為 900 萬噸/年。
除了長鴻高科之外,華塑股份、君正集團等公司也在加碼布局。
3月25日,華塑股份方面披露,擬建設年產12萬噸PBAT、PBS一體化項目,計劃投資金額為24億元 。4月8日,君正集團在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工業園區建設的綠色環保循環產業一期項目正式開工,涉及金額達207億元。該項目在烏海市烏達工業園區建設年產2×60萬噸BDO及年產2×100萬噸PBAT/PBS/PBT/PTMEG可降解塑料循環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從企業布局來看,項目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成為未來利潤競爭的關鍵。
記者從長鴻高科方面了解到,2021 年下半年,BDO 價格高漲,對PBAT 行業利潤影響很大,部分企業 PBAT 設施完工后延遲開工,市場選擇了 PBAT 可降解塑料進行高密度產能投放,競爭壁壘所在的上游關鍵原料 BDO 卻成為產業鏈高利潤環節。
長鴻高科方面表示,在后續可降解塑料產能投放頻率提速、投放規模愈加巨大之時,持續強化自身上游原料優勢、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產業協同,將成為最終受益者。
聲明:本文來自其他媒體,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
上一篇:工信部公布一批石化行業標準
下一篇:2030年高品質再生塑料供應缺口5600萬噸!高品質再生的大前提是什么?
>>返回